
Zhijian Li et al.结合高分辨X射线CT扫描研究了打印时间间隔对打印体微观结构的影响,将劈裂的试样粘结在一起进行CT观察,识别了层状挤压过程中形成的弱结合面,打印时间间隔为15min时,样品内部除了水化过程形成的空隙外,没有其他的孔洞,而延长打印时间间隔为30min和45min的样品存在明显的结合边界,同时指出:对于断裂界面,断裂面与打印层间的界面重合则说明样品结合性较差,断裂面未沿打印层间界面断裂则说明层间结合力较强。

VenkateshNaidu et al.研究了2min、10min和1天的时间间隔,分别模拟连续打印、连续打印大构件和因天气原因暂停打印的情况下,也得到了强度随时间间隔的增加而下降的结论。该文同时指出,减小喷嘴高度可以显著增强界面间的粘结强度,并且有助于提升打印的连续性,在不改变混凝土挤出量和喷嘴移动速度的情况下,降低沉积高度可以使材料更好的压实,从而增加界面性能。该文同时指出3D打印混凝土中的气孔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材料内部的气孔,尺寸较小;另一种是打印过程中封闭在层间的空腔,尺寸较大,且对性能的危害较大。通过SEM对水化的分析看出,水化的过程对层间冷缝具有一定的自修复的功能,但当层间空腔较大时,水化产物在界面处不能连接两个层间,也不能提供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