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过程部分自动化。在层叠式3D打印工艺实施的过程中首先会涉及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加入,在最初的方案设计阶段会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修改以及重置,将三维模型建好之后要用计算机进行切片处理再导入打印机中,之后执行自动打印命令,直至成型。
使用材料节约化。层叠式3D打印工艺应用在陶瓷成型中利用的增材制造工艺,即材料从无到有,且打印废了的作品在素烧前都可以进行重复利用。传统的成型工艺大部分应用的是减材工艺,如拉坯成型,材料是由整至减,与此同时在成型过程会进行加水,导致泥料流失,材料浪费。
掌握工艺快速化。传统制陶工艺对工艺的掌握与熟练程度要求严格,如在陶轮成型工艺中要考验工匠对形体塑造与泥土湿度的把握,需有多年的专业训练经验。3D陶瓷打印工艺需要掌握计算机辅助三维造型与打印机本身的操作技能,但较传统制陶工艺学习与掌握更加快速化,更加符合热爱在电脑上完成操作的现代年轻人的“胃口”。有相关实践者表明,3D陶瓷打印工艺的出现,消除了其热爱陶瓷却未有熟练陶艺的忧愁,反而发挥了自身计算机的优势,从电脑设计到成型,都可独立快速完成。
造型过程数字化。层叠式3D陶瓷打印工艺的方案设计主要采用数字化设计思维,共有两个方向,一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建模。二是利用3D扫描的方式,扫描后在扫描软件中将模型以外的扫描数据删除,保留要用的部分导出模型至三维软件中如RHINO,在计算机中进行修改,编辑。
运用数字化思维进行方案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自由变形,对于设计师的思维没有局限性,同时节约的修改成本,提升了修改效率,方案的修改只需要在计算机中进行模型修改即可。然后将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常用的切片软件有Crua.14.07,再导入切片软件中,在切片的过程中能够检测模型的质量,检测模型是否完整,是否出现破面,预示着模型是否能够进行顺利打印。层叠式3D陶瓷打印工艺也需要将形体三维模型文件进行切片处理,同时在切片软件中可以设置厚度、是否封底、封顶以及是否需要有支撑结构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类似3D打印资讯